【信息时间:2017/11/09 10:46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重温革命艰苦奋斗历程,11月3日,交易集团第三支部赴泾县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在集团总工程师潘兴林同志的带领下踏上红色革命老区。
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叶飞同志题写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的字碑。继续前行,步入主碑纪念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12.36米、宽27米,邓小平亲笔题字“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碑身弧形,高耸挺立。站在广场上,立在主碑前,大家无不肃然起敬,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赴汤蹈火、七天七夜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一帧帧在眼前浮现。在哀乐声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死难烈士默哀。
总工程师潘兴林同志沿着青岩石铺就的台阶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并轻轻整理花篮上的缎带,接着全体党员庄重的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从纪念碑两侧入口走进墓室,墓室中间是一个直径七米的墓池,象征着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墓池后祭坛上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先烈们的生命之火永不熄灭。拾级而上,攀上高高的台阶,毛泽东主席题写的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纪念碑高耸入云,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先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将他们的家国情怀永远的留在了这块红色土地上。
随后,我们来到座落于云岭的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了军部大会堂、种墨园和大夫第。军部大会堂原为陈氏宗祠旧址,前厅木质舞台正中张贴的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再现了当年军部召开大会和开展文艺娱乐活动的情形。种墨园是军部司令部,内设参谋处和作战指挥室;大夫第是项英和其他将领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两处原来都是地主宅院,院内的陈设、物件和通道处的张张图片,再一次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追忆革命先烈,感受家国情怀。此次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三支部全体党员再一次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和党性的锤炼。在先烈们精神的感召下,三支部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锻造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钢铁队伍,献礼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