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2022/07/19 11:01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这几天的合肥,烈日炙烤、热浪滚滚,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天空,35℃、37℃的持续高温,让人酷暑难耐,路面被晒得发烫,就连拂面而来的微风也带着火热的气息。然而在合肥,有这样一群烈日下的志愿者、守护者,“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他们不惧骄阳与热浪,咬牙坚持、坚守一线,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与美好!
2022年6月24日下午,结束了三天两夜超过20个小时的评标工作后,李浩然回到办公室,接到下沉防疫“命令”——前往包河大道道口全力支援防疫工作。收到“命令”后,他迅速跟同事们交接完手头上的重要工作,化身“防护蓝”,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合肥绕城高速包河大道道口防疫志愿服务。
高速道口是合肥市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当前,根据市合肥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安排,包河大道高速道口设置了疫情防控查验卡点,对入肥车辆开展24小时不间断检查,志愿者每班站足6小时,逐一对进入合肥的车辆进行排查。所有入肥车辆的司乘人员首先需要通过扫安康码、行程码确定行程轨迹,然后根据行程轨迹,进行低风险和中高风险地区的分流,再逐一引导他们有序开展对应的检测、登记和留观服务。在疫情防控卡点接受了简短的培训后,李浩然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6月25日 晴 26-35℃ 值班时间14:00—20:00
李浩然同志坚守的位置在检测区和停车区之间,他的主要工作是核查车辆人员是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配合开展核酸检验、“两码”联查、秩序维护等工作。防护服、草帽、手套、防护面罩是他每日的装备,夏服外裹着防护服,工作一会儿便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庞滑落,防护服下的衣衫早已湿透,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也尽量少喝水。30多度的高温天气,工作6个小时下来,已经是汗流浃背,口罩能拧出水来。李浩然说:“虽然会腰酸腿疼,汗流浃背,但是,看着驾驶员一个个顺利的离去,交通畅通,我们倍感欣慰,也就感觉不到累了”。
6月28日 中雨26-37℃ 值班时间2:00--8:00
6月26日晚,安徽泗县发布通告称在检测中发现3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高速出口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卡口,是公路外溢的必经地,防疫形势更加严峻。6月28日清晨,虽然天空中下起了中雨,李浩然同志依然身穿雨衣顶风冒雨值守站岗。
这天清晨,李浩然同志遇到一位货运驾驶员从包河大道下高速,按照防疫规定,需要排队扫码做核酸和抗原,他因为送货赶时间,情绪非常激动,对工作人员发火,见状后李浩然同志第一时间上前,了解情况后,安抚好驾驶员的情绪给他解释,由于当前疫情形势需要,防控任务量也比较大,高速公路又是外溢的重要卡口,会尽量提高工作效率,让大家都能尽快驶离。听完李浩然的耐心的解释后,驾驶员也表示很能理解,并积极完成防疫要求。“其实大多数人都比较配合,很多人会跟我们说辛苦了,我们的工作被认可,虽然辛苦,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6月29日 晴26-37℃ 值班时间8:00-14:00
6月29日,太阳依然毒辣。上午12时许,道口地表温度近50℃。 作为引导组的一员,李浩然同志手持“两码”牌,在离收费站20米处示意车辆停车,宣贯合肥防疫的最新政策,对车载人员的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安康码、行程码进行一一核验。一天下来这套流程他已重复了上百次,中午最热的时候,喝一口放在地上的水都烫嘴!站在太阳地里,脖子都晒脱皮了,好些了以后又再次晒伤,反反复复几次,洗澡都疼。“累,真的累,但这是我们的阵地,守好这里,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他说,只有这里的工作再细致些,市民才能更安全些。
7月1日 多云26-37℃ 值班时间 20:00—次日2:00
7月1日建党节这天李浩然刚好值夜班,要从晚上八点一直工作持续到次日上午2点,他特意带上了党徽给自己加油打气。夜晚12点,城内万家灯火逐渐熄灭,合肥绕城高速包河大道口依旧灯火通明……
“货车816,货车816,注意重点车辆,请小李引导一下,安排登记……”包河大道高速口最东侧的车道前,李浩然同志听到前方同事传来的消息后,眼睛立刻向闸口方向望去,看到货车开过来后,举起右手示意,将车辆引导至规定位置停放好。令他欣慰的是,在解释说明了防疫政策后,大多数货车司机都能理解并高度配合,高效完成各项流程。李浩然说,群众的理解,更是坚定了他打胜这场硬仗的决心与信心。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或坚守在高速出入口协助检疫,或在各大医疗机构协助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或走街串巷开展防疫宣传……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疫”的斗争中,像李浩然同志这样的抗疫志愿者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于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城市的“安全指数”,成为这座城市一束束温暖人心的光,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